國立藝術博物館距離我的老家只有十來分鐘路程,多年來常舉辦壽山石展覽,按理這應該是我喜愛壽山石石雕藝術之濫觴,然而卻剛好相反,因為如此多展覽其內容作品多為佛像、氣氛詭絕怪異的鬼神僧侶老者雕像、蔬果巧雕、靈獸.....,這類作品雖然在後來我也會選擇收集,但前者通俗品充斥,讓我寧願買素章,我喜愛壽山石石雕反而是離開台北,接觸到印石的薄意作品,其按印石本身之形狀等條件完成國畫山水、詩詞內容之情景,讓人有身歷其境的感受,因此才喜好而想有系列的收藏印石雕刻作品。

  薄意作品如需落款、提詩時,則其字體顯然要刻的很小,如此才讓印石石雕與微雕聯結起來。除了印石之外,中國原有的微雕材料包括核果殼、米粒、象牙...等等,但是受到硬度及材料結晶顆粒大小的限制,若干大家熟知的若干石材,自古便少有微雕作品,以下我們節錄一段百度百科有關微雕的說明:

中国微雕历史源远流长。远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出现微型雕刻。战国时的玺印小如累黍,印文却有朱白之分。众所周知的王叔远的《刻舟》,也是中国历史上微雕艺术的经典之作。

  篆刻边款艺术是微雕艺术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明清以来,不少文人雅士在印章这方寸之中,用铁笔题书作画,寄托情趣,自娱自乐。及至寿山石成为印章材料之后,寿山石的微雕艺术便开始出现。清初杨璇、周彬都曾在寿山石雕品的花纹僻处刻以小字,“西门薄意派”雕刻大师林清卿也常在所刻作品的草丛、石缝中以极细的笔画刻上自己的姓名和制作年月,以后更有人在印章方柱的四边,以极细微的文字,雕刻古人诗词作为边款。

  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放大镜等先进科学仪器在微雕领域的运用,微雕艺术便成为一种别具一格的崭新艺术。作品中所刻的文字愈来愈小,内容也愈来愈多。

  不使用現代機具所完成的純人工微雕作品廣受大家所喜愛,但作品很不容易收集,以下是我們博物館有關微雕全部的收藏:

〈1〉

  

  這是專門微雕師父的作品,同樣題目刻了幾百次,以至於字體能成為草書。印材是不錯的荔枝萃。

〈2〉

  

               微雕中字體算稍大的。印材是杜陵。

〈3〉

  

            作者與〈1〉相同。材料是普通的荔枝。

〈4〉

  

  

      這是較現代的作品,一面是觀音一面是裸女,不知道作者在想甚麼?

〈5〉

  

  

  

  從在正面字體有大有小,可以看出作者不是雕刻師父而是一般會篆刻的文人,唯女士姓名刻的很好,顯示作者深愛著她,所以在刻之前已經練習了很多遍。這件有歷史意義的作品,在我們印石專文第一篇有介紹,是用來說明印石在中國人心中是另一形式的玉。

〈6〉

  

    作品原本是廢寢望石製作,字則是寄回大陸由國石藝品福州藝術學院教授加刻上去。

〈7〉

  

 這是頗具代表性的微雕藝術作品。許多人十分注意此作品,原因也是碰巧刻在罕見的巧色荔枝上頭。

                 〈回印石專文索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