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道家學院 (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前言一:這對我並不是新專題了,生肖、天干地支、陰陽五行、河圖洛書、太極八卦....,從卑視、疑問、不解到探索,再由混沌到初開近四十年的歲月,於1994年完成第一版初稿,以後一直想要修訂增補,卻還要等機運。這個期間,有精通星象的鄧教授給予協助,在大陸更有許多古文獻出土,進一步佐證了我當時的看法。

  古老的事物、典籍,為何那樣難懂?按理人類是在進化、越變越聰明,不是嗎?簡單的文字、圖案,若依照目前街坊買得到的著作,有解說像是沒有解說一般,為什麼?這是因為人類脫離大自然生活太久了,以至於常人無法回到古人所處的環境思維,所以很簡單的東西被說得很玄異,看完解釋之後,變得更加不懂。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

老子出關
  中國自東漢獨尊儒術後,基本上從官方至民間已經沒有道家自己的園地,因此許多道家的課題,都被打到存不存在這個基本問題上;例如孔子問禮於老子這件事是否存在?但是紀載此事的古籍真是不少,其中也包括儒家自己的經典禮記,因此無法推翻;於是轉向質疑道德經是漢初最早為戰國末託古之作,道德經的老子戰國晚期人與孔子問禮的老子無關,令道家變成如神經分裂一般無根無源;直到中國近代考古郭店楚簡老子出土,其時間一下推至西元前三百多年戰國中期,讓所有爭端變得沒有意義。
  老子留下道德經給後人,而還有更重要的是行事風範,這對於我們解釋道德經很有幫助,也可以幫助我們感受老子言行舉止的用心。老子與孔子都關心國家百姓,孔子走直接參與的路線,所以孔子要與帝王直接打交道,其目的是要做事而非榮華富貴,老子則是以修行觀察所領悟的道理,告訴他人問題的處置方式,但是自己不實際參與,因此不與帝王權貴打交道。如果我們不了解這些偉人的基本精神,我們去解釋他們的學說或說明他們的行為都是很荒謬的。
  例如中國某學者稱老子出關原因:"只是老子生不逢時,周景王去世後,王室起了內訌,王子朝做了叛賊,從收藏室中偷走了很多典籍寶物逃到了楚國。老子是館長,又是楚國人,豈有不受牽連的道理。他只能逃出都城洛陽,西出函谷關。";周朝皇帝那時內憂外患大權旁落還會重典籍,並且去怪罪沒守護能力的老子,而推演至老子是怕死逃命出關?從多部典籍深入記載孔子問禮於老子,可以說明幾件事,首先是兩人在當代都是極富威望的學者,甚至在當時老子盛名還要超過孔子,再者兩人在當代及後世均受人敬仰。簡單的說典籍若遺失,不可能牽連老子。
  莊子是宋國人與郭店楚簡(位置楚國)時代差不多,莊子推崇老子會不會沒看過老子的著作?我相信沒人會懷疑,韓非對老子見解是在韓國或是跟荀子的趙國時所學?所以我們可以知道在戰國時期道德經已經在不少諸侯國流行。按目前老子出關的普遍說法,道德經是老子出關前,函谷關關令尹喜請老子留下,這個位置是秦國邊境;要知當時著作是手抄竹簡,一個諸侯國傳自另一個諸侯國是一個非常大的工程,如何由此傳遍全國?唯一能解釋這個現象的說法只有一個,就是老子的道德經思想,在出關之前就已經流傳,只是在出關時在秦國留下完整的道德經五千言版本。司馬遷史記便是根據秦國留下的資料說明老子。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家思想是否是『以柔克剛』
  包括易中天等諸多學者稱道家的思想為以柔克剛,關於此點不能怪罪大陸的文革,因為道家思想脫離學術何止千百年,文人自然不了解,再加上人們對與道家關係密切的太極拳的印象就是以柔克剛。然而北少林武術第一套拳名為連步拳,其第一招為懷抱太極(如圖朱銘太極作品,該相片左邊雕像即為懷抱太極),讓我以為現在的俗家少林,是否也包含了道家拳法?至於連步拳則是剛猛的。顯然以武術判斷道家是以柔克剛,可說是誤會一場。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簡介命理天地

  出生的月份(星座)與人的個性,命運有關,但人只被分10餘類,無法提供每個人明確的可行或應加強的工作步驟,血型也能判斷人的部分性格,但只將人分成四類,如何提供人的人生方向?中國古人很早便發現出生的時辰,日子,月份甚至年份都與人的命運都有關,這四個部分各有其天干與地支,合起來便有八個字,歷經數千年及若干先賢的修訂,以及利用陰陽五行生剋原理發展出八字批命;觀星在命理學是另外的系統,先哲發現有些星辰加入後可以彌補八字批命一些不足的地方,而將八字批命改造成紫微斗數,如此一個人的命運如本命,財帛,官祿,夫妻...使用一個命盤便一目了然;然而到了近代發生巨變,1.亂世與治世,星辰的強弱改變,我們目前為亂世正統星如文昌天相武曲乃至於紫薇祿存天梁...沒有貪狼七殺破軍擎羊火星...等兇惡之星有揮灑空間,命盤的解釋勢必要做些修訂。2.環境汙染與醫學進步等問題:讓時辰與日子這兩項資訊的有效性,發生問題,對近代才出生的人們,其命盤意義有多大受到質疑。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中國人(泛指文化上的中國)的漢文教育,皆以儒家思想為主,由於儒道有很大的不同(不然在戰國時期雙方不須爭辯得如此劇烈),因此如果不了解這些差異,要認識道家就有困難了。
(一)道家以自然世界為論述主體,儒家則以人類社會為中心議題。由於中國古文化中許多項目皆為觀測大自然規律的結果,例如干支陰陽五行河圖洛書太極八卦,要是以儒家方式來解釋,會艱澀無法理解。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流浪的道家
  一項學術的承傳,必須承傳者能以此項學術生活度日是其基本要件,為此叢林的和尚必須化緣或講經收徒,或是政府官方設立學院學校以及專責的研究機構。自東漢獨尊儒術後,道家的延續就發生困難,唐朝之後佛教盛行,道家更如風中殘燭看不到生機,此後雖然出現過若干道教的道場與修道院,然而是否以闡揚道家思想為宗旨,不禁讓人懷疑。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