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印章石學術專文 (4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以 礦 物 學 來 看 印 章 石 的 形 成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印代表「官」代表「祿」〈在現代則是代表「事業有成」〉,因此印鈕在古代的有其較其嚴格的
規定,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印鈕上的祥獸。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

  雞血石是指印石中有硫化汞(辰砂或稱硃砂)之內含物,印石主要成分依次為葉蠟石、地開石與高嶺石等,為水合鋁矽酸鹽屬於次生礦物,組成元素多為原子序小的輕元素,汞則是原子序大的元素,兩者於次生礦混和機率很小,因此目前世界只有在中國浙江的昌化,與內蒙古的巴林被發現。


  辰砂的紅是像動脈血液一樣的鮮紅色,與另一種暗棕紅色的氧化鐵差異很大,雖然許多玩石頭的朋友把氧化鐵也叫朱砂,在相片增加顏色鮮度後看起來也很紅,但是兩者放在一起就可以發現其中的差異。諸如紅碧玉....之類的礦物或是帶石英母岩的硫化汞礦,常被冒稱雞血石,這種冒用其實用硬度鑑定就能判斷,因為真正的雞血石硬度只有二點多,指甲就能刮傷,所以不用爭得面紅耳赤。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陸石友來台灣收購雞血石已經六、七年,這個期間敝小館也剛好在張羅成立,算是很巧的。直到最近收購已接近尾聲,因為會拿出來賣的石友其收藏差不多已經現身,大陸石友想要的也已經買走,剩下不要的仍在市場上流竄,這其中有一部分就是今天要介紹的組合式雞血石雕件。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談到「田石」,大家都會想到「田黃」,然而在「田黃」之後以名字中有「田」字的印石並不算少,最常聽到的從早期的鹿目田、鱟箕田、坑頭田、九友田、杜陵性田、金獅公田等,到近年的溪管田、牛蛋田以及浙江產的昌化田,使用「田」稱呼的原因,意味著與田黃相似的印石,其相似之處:印石原礦由礦脈剝離遷移滾動至他處且被埋於土,因此稱田。我再向小潘請教,得知田與掘性或是獨石意義是相近的。

  由陳錫銘等大師所著壽山石賞識〈福建美術出版社發行〉所述亦為大陸學者的普遍看法,田黃係為源自坑頭溪上游的高山石,滾落於溪後,被溪水帶至下游,沖積散落於由坑頭占到結門潭〈潭應為石部〉長約八公里面積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壽山溪谷〈其間又分為上、中、下坂〉,埋於土經數千萬年所形成。因此牛蛋石、溪管石雖然也產在附近,但是與田黃不同,不過在印石分類卻都歸到田坑;下面是我介紹過的相片: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網友是否注意到敝小館鑑定田黃真偽的辦法,我盡可能蒐集各種假的田黃來比對,這種方式可以說是釜底抽薪無須狡辯,然而如何找到大部分種類的偽品仍要時努力;要是拿來鑑定的樣品年代久遠,想找到同樣的石頭,困難度就更高了;其中又以連江黃最為明顯。

───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有位處事很小心的朋友,自己買很多介紹田黃的專書閱讀,也許多數次到敝小館研討,在開始對自己有信心時,道聽途說尋自己的管道買所謂的田黃。按理這位朋友與上回初次見面的鄭先生應該不同,鄭先生沒按我介紹的途徑購買是正常,但這位朋友已經相識三十五年,彼此的婚禮都是座上賓,應該有些信任才是;不過因為我推薦的價格雖比市價低不少,仍然與其心中理想有段距離,因此自己下功夫找,終於買到自己滿意的,並且來找我鑑定。

  拿出來時,我便說是高山獨石〈不是染色但與田黃相似度很高的一種。〉,朋友很生氣說:你拿一樣的給我看。我回答:高山石太多種,我沒辦法每樣有。朋友接著不斷情緒的言語責怪,最後我請他以後不要再來找我〈免費服務還要挨罵是何道理?〉,如此他的口氣才好一些,而在挨罵中我也找到相近的石頭給他觸摸比較,比較完沒氣了知道是買到假的,於是轉變方向要我估計她們的價值〈他知道好的高山獨石價格也不錯〉,我回答:二、三千。這下朋友又動怒了,曰:這種價格?你有多少,我跟你買多少。於是我再下一次逐客令,最後我告訴他大陸朋友寄來一批假田黃給我當教具,讓他看看,於是一打開就看到其中有與他一樣的石頭,他問我買多少,我告訴他:NT$600。朋友不再言語看似內心在哭泣的離去。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芙蓉石開採歷史很久,清初臣子上奏稱芙蓉石為似玉而非玉,似玉的感覺在將軍洞、上洞等老坑挖取的芙蓉可以領悟的到,尤其是將軍洞芙蓉色白且通透更像,然許多芙蓉則是以多種巧色見長,此為玉所無法比擬的,因此在清朝時與田黃、雞血並稱印石三寶,其後芙蓉產量漸多,但是仍不會影響上等芙蓉的珍貴性。

  在下面就以我們博物館收藏的芙蓉石,按產出年代大致排列一下: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目前在福州壽山仍有不少人在廢礦堆中找尋前人開採不要或遺漏的印石;因此偶而會找到已經絕產許久的一些印石品種,雞母窩便是其中之一,在過去對雞母窩的印象,以圖一之雕件,論等級品相實無法與過去相比,但是太過於稀少,以至於價格頗高,卻不知是何力量驅動我買下他。這是我三年前向典藏雅石購買最後的雕件。此後市場也不見雞母窩之新作了。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