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郵幣心語 (2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郵票是由政府發行有公定價值為另一種形式的錢幣,在30至100年前曾經 陪伴人們共渡 酸甜苦辣的漫長歲月,尤其在寄給親人、朋友乃至於情人的書信,總希望貼上代表關心與帶動新氣象的郵票;這些雖然已經成為歷史,但是這些郵票也成為古董與歷史文物,價值不斐;如果家中有長輩留下來早期的書信,最好原封不動可以當作傳家寶。在此我們介紹三種象徵吉祥的郵票,若有收藏的郵友,可以用來贈與晚輩,表示鼓勵與祝福

〈一〉帆船郵票代表一帆風順:這是使用在民國十年、二十(1920、1930)年代的常用郵票,有許多版本及許多面額,大家都知道在這個年代中國四處烽火,郵差送信是件非常艱難與危險的工作,使用帆船郵票就是希望能事事一帆風順。就如圖一這張已經蓋上郵戳的帆船郵票,其信件已經安全送達目的,郵差付出的辛勞遠遠超過票面上的價值。如果親人朋友或其晚輩將接受嚴峻的考驗或任務時,可以用一個小錦囊裏面放一張護貝好的帆船郵票〈有使用郵戳的才有效〉,象徵一帆風順。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1968年夏天古艋舺先民遺跡(今台北市萬華區德昌街19號附近)因新建民宅而被挖掘,出土二箱元寶及數箱銅錢,工地工人取走價值高的元寶,留下些許古銅錢為民眾爭相奪取。是時筆者為小學四年級升小五的暑假,聞訊跑至工地,果敢地跳下土坑(後為樓房地下室)隨手抓了一小把銅錢,即滿足的爬起回家。手握著一把因生鏽緊黏在一起的銅錢,心想要如何處理?因此四處觀摩其他人的做法,結果看到整條街的鄰居都忙著敲打以便分開銅錢,敲開之後因字跡無法分辨,大家便又開始將鏽蝕的銅錢放在磨刀石上返復磨擦,直到顯出青銅色光亮的字體;當時我的直覺,以為如此會破壞古物的原貌,因此只有在敲開後,稍微去除銅銹,能分辨年代即停止處理。

  在此之前,我曾經幻想能否在台灣尋找到明朝古錢,沒想到在這一小把銅錢中,真的有一枚明朝的崇禎通寶。為此我再次向鄰居請教得知也有部分人找到崇禎通寶,其他古錢多寡依次為乾隆通寶、康熙通寶,少許越南古錢景興通寶、光中通寶..及更少的嘉慶通寶,因此我可以假設埋下古錢時間為嘉慶初期,因為主要是通用的錢幣仍為乾隆通寶。然而令人好奇的是當時的艋舺港通用的貨幣為何如此凌亂?清朝幣與越南幣甚至明朝幣也混在一起使用,如果說越南幣是貿易而來尙有道理;此刻清朝已經過了百餘年,禁用明朝錢幣也已經多時,明鄭後移民帶至臺灣可能性極低;明鄭時期使用的永曆通寶,此批挖掘無永曆通寶反而是有更早的崇禎通寶,也顯示鄭成功沒有經營該地。故可推測這些許的崇禎通寶應該是明朝先民帶來台灣,並且是在很奇特的情況所留下來的。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言:錢幣是人類進入文明後與生活關係最密切的身外之物;有人收集錢幣是為了發財,有些人則是為了興趣,事實上兼具兩者是很好的,因為收藏也是儲蓄的一種形式;錢幣收藏家發現金屬錢幣的設計與國運的關係耐人尋味,例如旭日東昇的帆船銀(暗示日本軍國主義壯大)、寶珠移至邊陲的大清銀幣(暗示清王朝沒落)等;余則以為錢幣可以呈現當時人們的文化、風俗、思想與價值觀等精神層面的珍貴資訊與一般歷史多以政府官方的立場論述有所不同,為此我們博物館收藏世界絕大多數國家及前後達5、6千年歷史的錢幣,而其中「在台灣使用過的錢幣」更是其中的經典,證明金屬錢幣使用情況最能呈現人民經濟狀況與經貿等活動,而與官方的說詞相左。

〈一〉明朝、鄭成功時期與清朝初期: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6) 人氣()

慶祝中華民國106年國慶錢幣特展

(一)辛亥革命後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在整理錢幣的時候,看到一枚前幾年在全方位通訊拍賣標到的英國古銀幣,上面說明是『世界最小古幣』,它有多小我們來看看: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咸豐年間鴉片盛行,白銀大量流失,幣制混亂,小銅錢做得很小如圖一: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

  1840年7月5日鴉片戰爭正式暴發,清戰敗後1842年8月29日簽訂南京條約將香港割讓予英國,香港並於1863年發行錢幣,下圖一則為1885與1888年份一毫與二毫銀幣: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

  十年前有一批古銀幣標售,其中有一枚與印度古銀幣放同堆,型式卻大不同,如圖一: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前言:我們博物館郵票收藏在國內排不到名,遠不及其他項目,這是因為我們完全不收珍品,而是只收普遍且有教育性的,就如這個專輯,以郵票本身而言幾乎沒多少價值,但是用來說明中華民國在臺灣時期的政治環境的變遷十分貼切,而其內含很值得大家來省思。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四年級與五年級同學想要考上好大學或是通過高普考三元及第,三民主義一定要念的很好,這門個科目在我現在翻譯就是國父孫中山先生創立中華民國的建國理念,民族主義的縮影就是愛國精神,民權主義就是人權、民主思想,民生主義是讓人民均富安樂的施政;然而當時臺灣卻處於與這個思想相左的年代,在上位高官富商的子弟均多有綠卡,選舉罷免創制複決如天堂裡的菜單,建設則是重北輕南無中東;但是上位者仍打著三民主義招牌,並且要大家強背強記。

  台灣的民主成就,是要感謝孫中山先生,雖然中華民國最初不是在臺灣創立的,然而過程中常聽見一些似是而非的說法:〈1〉中國人的奴性很重不適合民主政治,或是台灣人民水準不夠不適合民主制度,現在回頭看,臺灣藍綠大對決不是好好的,包括香港也是有模有樣的;所謂奴性或水準,要怪罪政府教育不夠而不是人民的責任。〈2〉人權思想與言論自由的範圍,許多人弄不清楚,且質疑下列言論之合法性與合理性,有些朋友倡言要亡掉中華民國併入中華人民共和國,也有些朋友覺得中華民國名稱不好要改個名字,或有些朋友喊獨立,請注意這些都是言論自由的範疇,只要公民投票過〈創制權行使〉便可實現,千萬不要說實行民主後會鬧獨立之外行話。〈3〉人民行使創制複決權公民投票是否要審議?目前臺灣是如此,但不表示創制複決權公民投票的基本民權低於法律,只是目前權宜是如此罷了。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半年前與蒐集錢幣的同好,爭論垃圾的問題,為此我還發表了文章討論,當此之時,這些被稱為垃圾的龍銀已經漲到一枚NT$3500~6000,而少有人敢購入投資,如今氣勢如虹,許多省份已漲到NT$10,000以上,而前述文章所列之幾枚價格均超越此數,在此我再列兩枚,訴說當時購買時的慘狀。

〈一〉四川龍銀:由於該省份龍銀多過度使用,龍型字體多磨損,在一整堆若干省份龍銀中,很難讓人喜愛去挑選她,一枚只有450,結果她是當初被稱垃圾龍銀中最早漲破10,000的。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十九世紀~二十世紀初清帝國被列強打到抬不起頭,接踵而來的一連串自省檢討,從所謂的自覺,到唾棄固有文化,乃至於崇洋媚外全盤西化的論述盛行,這個時期余印象中最深的是陳老學長的文章『失根的蘭花』。至於這段歷史的濫觴則是要從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開始,掀起帝國主義的大航海時期。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集郵的朋友最近可以發現,許多台灣發行的郵票已經上漲2倍多,而且市場還缺貨,這是因為大陸郵友在幫忙收的關係。台灣郵票自最後一個高峰已經低迷十多年,主因是年輕人使用電腦網路而很少使用郵票寄信,由於最近有大陸郵友幫忙收,使得過去印刷精美的古畫、古物及部分特殊專題郵票行情上漲並且還會持續一陣子,余以為近期發行印刷好的郵票也會漲。而這種漲幅是較溫和的,畢竟這不是他們自己的東西。但也形成古玩廠商收購雞血石、田黃、荔枝凍、龍銀..再加上收購台灣郵票之熱鬧場面。

  龍銀在數年前很早余就說會漲,這不是余未卜先知,而是余了解中國文化即元寶在中國人心中的含意。截自目前從數年前上漲前到現在之漲幅〈指收藏者的賣價與當初購買價〉,巴林雞血10~100倍最高,其他高檔印石5~10倍,龍銀6~10倍,黃金4倍,余預期接下來漲幅最大的是田黃,原因是可以炒作的先漲,至於田黃太稀少無從炒,上漲純粹是收藏者提供的動力,因此會持續漲很長一段時間。至於有些朋友問余許多收藏不是也漲很多倍嗎?余的建議是你把這些收藏品拿去變現看看,如此才能看出實際價值。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

  鄭成功與其父親鄭芝龍基本上是海盜,當時〈十六世紀〉世界各地海盗盛行,台灣剛好就處在東西方海盜交會的區域,來此活動的有葡萄牙人,如圖一: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1997年在黃大一博士與玩石家協會石友們努力奔走之下,終於發行了台灣第一套礦物郵票,回想當時在決定要選擇那些礦物,必然經過長時間討論,也許是第一次沒有經驗,所以難免有所不足的地方。首先礦物的選擇,沒有選花東的藍玉髓、豐田玉、玫瑰石之一,組成五張一套,花東的石友是會有意見;再者拍照、印刷還有努力的空間,礦物的美是要被發覺出來才會引起人們的喜好與研究的興趣,然而在發行十三年後的今天,不論網拍或是集郵社這套郵票仍照原價在賣,顯然是還沒有激起迴響;在此如果能像茶包那樣在拍攝礦物為取對景取對角度花許多功夫,成效應該會好些。除此之外,我們真是要感謝前輩們如此辛勞為台灣礦物發聲。今日,張英傑先生贈送本館這套郵票的首日封與明信片,在此致感謝之意,並乘此機會來介紹一下。

  上週二,余去拜訪多年不見的吳照明教授,由於吳教授這些年非常專心在培訓國家的寶石鑑定人才,所以沒注意到這幾年晚輩們發現的一些東西,吳教授每年都會到土桑參加礦石展賣緬甸的寶石礦物,看過的礦物多了,余向其請教有沒見過45*30cm大的彩虹針鐵礦,吳教授糾正說叫針鐵礦是有爭議,台灣金瓜石所謂的針鐵礦含氧化鐵百比例很高,但在其他地方是沒見過這麼大的。礦物郵票中的明礬石原本並不是這樣的,而是覆蓋一層針鐵礦或氧化鐵,經浸泡鹽酸後才露出白色的明礬石,如下圖: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