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與五年級同學想要考上好大學或是通過高普考三元及第,三民主義一定要念的很好,這門個科目在我現在翻譯就是國父孫中山先生創立中華民國的建國理念,民族主義的縮影就是愛國精神,民權主義就是人權、民主思想,民生主義是讓人民均富安樂的施政;然而當時臺灣卻處於與這個思想相左的年代,在上位高官富商的子弟均多有綠卡,選舉罷免創制複決如天堂裡的菜單,建設則是重北輕南無中東;但是上位者仍打著三民主義招牌,並且要大家強背強記。

  台灣的民主成就,是要感謝孫中山先生,雖然中華民國最初不是在臺灣創立的,然而過程中常聽見一些似是而非的說法:〈1〉中國人的奴性很重不適合民主政治,或是台灣人民水準不夠不適合民主制度,現在回頭看,臺灣藍綠大對決不是好好的,包括香港也是有模有樣的;所謂奴性或水準,要怪罪政府教育不夠而不是人民的責任。〈2〉人權思想與言論自由的範圍,許多人弄不清楚,且質疑下列言論之合法性與合理性,有些朋友倡言要亡掉中華民國併入中華人民共和國,也有些朋友覺得中華民國名稱不好要改個名字,或有些朋友喊獨立,請注意這些都是言論自由的範疇,只要公民投票過〈創制權行使〉便可實現,千萬不要說實行民主後會鬧獨立之外行話。〈3〉人民行使創制複決權公民投票是否要審議?目前臺灣是如此,但不表示創制複決權公民投票的基本民權低於法律,只是目前權宜是如此罷了。

  我與許多統獨論述大師私下研究,孫中山先生以一人之力,用三民主義闡述他的建國理想,雖然有許多細節還未考慮周詳,然而以當時時空背景實在不易,是值得我們學習效法的前進導師。

  

             圖一  十六年發行的總理紀念銀幣。

  

  圖一~1背面是國旗與黨旗,如果孫中山先生明文兩黨政治的方向,說不定就沒有國共內戰。

  

       圖二  民國二十五年後的鎳幣,上為二七、三十年製那時已經在抗日了。

  

           圖二~1背面圖案中的布錢,去年初才買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