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介紹石雕藝術大師郭功森先生,以下我們節錄幾篇報導:

1921年12月11日,郭功森出生于寿山石雕艺术的发祥地——福州市鼓山镇后屿乡。 
        小时,由于家贫口多,生活所迫,郭母不得已将郭功森和其妹妹寄养在他外祖父家,由外祖父母抚养长大。 
  大凡世上成大就者,除天资聪颖之外,更重要的当有孜孜不倦、刻苦钻研的精神。郭功森大师便是当代数以千计的寿山石雕艺术家中第一位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之人。 
        郭功森十五岁从业,师出东门,却不囿于狭隘的门户之见。他不断学习新知识,开拓新视野,善于从其他艺术门类中汲取养分;他襟怀坦然,把自己火样的热情与表面看似冥顽的石头联系在一起,用艺术之火燃亮寿山石沉睡了太久的心灵。 
        他虽不善言辞,却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提出“传统的寿山石雕与现代美术融合”的思想。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而大师本人,就在这一领域中摸索、实践,并取得成果。 
        1979年国家轻工部授予第一批“中国工艺美术家”(1988年更名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全国共计34名,郭功森是其中的一位,也是寿山石雕界首位获此殊荣之人。 
        方宗珪先生曾这样评价郭功森:从他所走过的艺术创作道路和成长历程中,可以看到寿山石雕半个世纪以来发展的缩影。
2004年10月13日,寿山石雕界的一颗巨星陨落,石坛惜声一片。

 

丽质天生寿山石 巧夺天工鼓山人

来源:福州日报 【字体:大 小】 时间: 2007-07-29

鼓山至今已经孕育出郭功森、周宝庭、林亨云、冯久和等4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王祖光、林飞、林东、林发述、郭祥忍、郭懋介等6位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其中郭功森、林亨云、冯久和3人同为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值得一提的是,林亨云和儿子林飞、林东为父子三大师,郭功森和儿子郭祥忍为父子双大师。目前,除郭功森、周宝庭两位大师已经去世,其他大师仍在艺术道路上孜孜追求。

据业内人士称,寿山石特别是田黄石的价值一天天看涨,主要是将寿山石雕刻成工艺品的结果。

在鼓山脚下的几个村,记者了解到了郭功森、周宝庭、林亨云、冯久和4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从艺生涯。

郭功森大师1921年生于鼓山后屿,早年跟随著名石雕艺人林友竹、林清卿、郑仁蛟学习石雕,后赴中央美术学院深造。郭功森虽师出东门派,但不拘泥于狭隘的门户之念,勇于创新。他擅长人物、山水和花鸟的雕刻,能紧密结合现实生活,反映新题材。郭大师从事寿山石雕艺术60多年,创作了众多石雕艺术精品,主要作品有《九鲤连环卣》、《竹林七贤》、《武夷风光》、《百花争艳瓶》等。1979年,郭功森出席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被原轻工部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家荣誉称号,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中国工艺美术师。1988年,在第三届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上,郭功森被原轻工部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其生平传略被收入《中国美术家辞典》、《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以及《中国现代美术家名鉴》等。

周宝庭大师1906年出生于鼓山后屿,由于家境原因,他只读4年私塾。他15岁随名师林友清学艺,一学就是10年,后又拜郑仁蛟为师,成为同辈人中的佼佼者。周宝庭是一位德艺双馨的寿山石雕艺术家,既擅长人物、动物雕刻,又精于印章、钮饰。上世纪60年代中期,周宝庭之 师郑仁蛟 先生临终前将其平生技艺结晶《古兽图稿》赠送给他。令人痛心的是,在随后的文化大革命中,这本画稿被红卫兵粗暴地焚化为灰烬。1978年,年已古稀的周宝庭决心救图稿以传盛世,夜以继日,以刀代笔,既承师意,又将自己毕生对古兽艺术不断探索及积累的丰富经验,表现于数百枚形态各异的古兽作品中,成了寿山石雕艺术一份非常宝贵的遗产。1985年,周宝庭创作的《二十八兽印钮》荣获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最高奖金杯奖1988年,在第三届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上,周宝庭被原轻工部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林亨云大师1930年出生于鼓山后浦,13岁随舅父学艺,从事木雕工艺,后师承陈发坦,上世纪70年代改业寿山石雕,将木雕、牙雕技法运用到石雕中。他擅长人物、动物圆雕,尤擅雕刻北极熊及金鱼,作品多次获国家、省级奖励或出国展览。1955年,林亨云的作品《黑熊》获同行好评,从而被称为刻熊专家1982年,其作品《锦鳞游乐》,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创作设计优秀奖。1987年,林亨云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1988年,他的作品《海底世界》,因如幻境般自然逼真,生动流丽,获得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最高奖金杯奖。同年,他出席第三届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被原轻工部评为全国优秀工艺美术专业技术人员。1993年,原轻工部授予林亨云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第一篇簡單的介紹郭先生的生平與人格風範,第二篇顯示郭先生在壽山石界崇高的地位,在私下壽山石石友都知道余曾評論若干所謂大師匠氣太重,唯對郭先生等只有敬重而沒有微言。

去年中有一批壽山石〈百餘件〉被拿出來賣,或許是家道中衰等因素,又疏於照顧,以至於整批印石失去寶氣甚至還有黑氣;許多收藏寶物的人都具有靈動力,帥爸收到時發現不對趕緊點上檀香,發現一盞不夠,再薰一盞,我趕到時,也發現不對但說不出原因,這時我第一個拿起來檢察的就是下面這件郭先生的遺作:

 

 

 

只覺得原本不應該如此〈這件是整批的領導〉,看了許久才發覺是郭先生作品,之後小主人又捨不得賣這件,但余告訴他已經保不住這件寶物,不如先讓她住到我們博物館,等恢復時讓我們再為她找新主人;因此在稍微恢復時,余將其鋪上網,而沒打館藏編號。最近有不少人開始詢問這件作品,並有意希望我們能割愛,也就是她已經康復了,並且能散發出寶氣引人注意。以下再列幾件其他人收藏郭先生的作品:

 

 

         這件郭先生作品是網友清心的珍藏。

 

    

 

 

 

 

 

 

     

    

最後是郭先生遺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