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印章石學術專文 (4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這次壽山石友會我帶的把件最有人氣的一件是月尾艾葉綠〈如圖二〉,原因是月尾石產量不多,擁有佳品的石友很少,但這件是封礦前二、三年的作品,下面這件則是很接近封礦時的作品: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傳家寶文物小潘先生為了感恩及探訪印石開採等詳情,親自到壽山來回走了九趟;在最近一趟,實際了解壽山石封礦絕產的情形,並將重要的場景拍照記錄;相對於小潘我不敢說我有多喜歡壽山石,因為我一趟都沒去;然而我比較幸運的是壽山石絕產前的一些佳品,被我買了不少,而下面兩件就是絕產前的芙蓉石: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顏色鮮明對比強烈的印石,受許多人喜愛,然而在大自然條件下卻不容易發生,因此生意人動起接合的點子,也不知其歷史有多久。

  圖一下面白色印石是現在很熱門的荔枝凍,上面人工接上一塊黃色荔枝。這種情況不會發生在今天,因為假的東西價格不高,純白得荔枝已經很貴了。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7) 人氣()

   

  今天是參與壽山石友會的第一次聚會,來就送一本只發行200本的印石頂級的專輯〈如上圖〉,是臺灣許多藏家得意的珍寶。在此可以問到一堆原本不太清楚的專業問題,是無價的。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前言:今天是壽山石友會的春聚,認識郭會長已經好些年,直到今年才得以入會。〈許多壽山石友皆交友謹慎,請網友不要太在意,因此想了解印石的內情的朋友常常會不得其門而入。〉這次春聚的主題是把件,因此在此向大家介紹我們博物館在此方面的收藏。

  一般把件之主題以吉祥物居多,薄意或隨形章次之。石質溫潤〈不吃油的〉,如此許多乾澀的石種就被排除在外,因此水坑石是不錯的選擇。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我一些幾十年的朋友來到親子博物館,都嚇了一跳:「你那來這麼多石頭?」,事實上五年前我的印石收藏不到五件,而且都是練習章,決定大量收藏的主因1.博物館要介紹中國傳統文化內含必須要有個主題,玉器、磁器、銅器、字畫.....故宮博物院已經很齊全,不用湊熱鬧,而且無法與之相比,經過許久考量選擇了印石。2.印石若不是絕產不然就是快枯竭,要乘現在價位不高趕快買。因此在短短三年買二千多件,至於最近兩年則只採購精品。

  最初,我與大陸業者討論壽山石封礦的問題,他們都認為好好的,不會這麼快,沒想到說沒幾年就封了。這並不是我烏鴉嘴,而是在買印石之前,礦物已經先收了二十多年。當時大陸業者賣的印石,其特色已經慢慢偏離傳統的說法,也就是接近邊礦了;我舉二個例子: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 人氣()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有許多收藏家包括有錢人獨鍾特定的石種,例如田黃與雞血,以為這是價格最高、文化內含也最高的,這種迷思如同所有文化內容皆能夠在官方文件上呈現一般;就以田黃的作品內容而言似乎集中在祥獸、佛像及有關內容,讓人感覺到富貴有餘而內含不足。相反的較廉價的石頭,雕刻者顯然就比較勇敢的做許多嘗試與突破;此外還未出名的雕刻家,其作品之石材通常不會太好;因此我們博物館站在教育、文化、藝術的每個角度,建議大家不需要拘泥在某幾項石種,只要是好的作品都應該給予支持鼓勵。

  我們介紹印石石雕的專文已經二十多篇,一方面也是希望提供臺灣廣大玉石愛好者能朝石雕藝術方面去努力,在臺灣東西部海岸有許多不同色系、名稱的玉髓,澎湖與三峽有文石,花東有豐田玉、玫瑰石、大理石、花蓮金瓜石、蛇紋石等,基本上均需要透過石雕才有辦法提升她們的價值。在過去印石因為:1.質軟,一般文人用簡單刀具即可按自己的意思雕刻。2.色彩豐富,能夠搭配各種主題。3.壽山石等印材質地潔淨、通透、密緻、溫潤....氣質高雅與人貼近,所以成為藝術工作者石雕的最愛,也讓生產印石的福州、青田....等地蘊育出許多傑出的藝術雕刻家。然而隨著礦源枯竭,必須尋找新的材料延續各地方的石雕文化。這些也是值得我們借鏡之處。接下來我們來介紹印石的顏色與相關議題。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24日週四接到通知參加田黃賦展覽的開幕式,到現場發現不只是印石界的文人雅士,許多喜愛收藏的政治領袖、富賈也都到了:〈展期自2月25日至4月17日,每週一休息〉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

  國立藝術博物館距離我的老家只有十來分鐘路程,多年來常舉辦壽山石展覽,按理這應該是我喜愛壽山石石雕藝術之濫觴,然而卻剛好相反,因為如此多展覽其內容作品多為佛像、氣氛詭絕怪異的鬼神僧侶老者雕像、蔬果巧雕、靈獸.....,這類作品雖然在後來我也會選擇收集,但前者通俗品充斥,讓我寧願買素章,我喜愛壽山石石雕反而是離開台北,接觸到印石的薄意作品,其按印石本身之形狀等條件完成國畫山水、詩詞內容之情景,讓人有身歷其境的感受,因此才喜好而想有系列的收藏印石雕刻作品。

  薄意作品如需落款、提詩時,則其字體顯然要刻的很小,如此才讓印石石雕與微雕聯結起來。除了印石之外,中國原有的微雕材料包括核果殼、米粒、象牙...等等,但是受到硬度及材料結晶顆粒大小的限制,若干大家熟知的若干石材,自古便少有微雕作品,以下我們節錄一段百度百科有關微雕的說明: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2) 人氣()

  網友007收藏一件很像田黃的作品,我雖然只看相片但是我已經告訴他作品不是田黃,或許007先生為此會難過許久,估計這件作品重達3、4百公克,若是真田黃,則是已經大到印石歷史會有記錄,包括原為那位名家收藏,如果拿去佳士得拍賣價格必然破億元。

  之前我也買到假田黃,在文章田黃與掘性高山已經說明,所謂假是指皮是染色的,再嚴重是印石本身也是染色,這種假田黃,真實價格只有數百元,無藝術收藏價值。但是我們下面介紹的這些石頭,是與田黃相近的石種名為掘性獨石,她們共同點都是有石皮,而且價格也不差,我們按行情次序向大家介紹,以50g左右的作品前三種行情數千元,後四種一般都要上萬元,好的則價格與差的田黃相近。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印石的乾裂可說是玩石者的夢魘,直至目前我購買的印石作品有二千多件,我幾乎可以相信,裂紋等瑕疵賣家差不多是一清二楚的,並不是買家收藏時產生〈除非是摔到等人為因素〉,然而這些瑕疵在養油之後會看不出來〈因為油的折射率與印石接近,裂縫填充油之後即看不出有裂縫,此與祖母綠養油之原理是相似的。〉,因此讓消費者購買,等油蒸發乾時裂縫於是再出現,消費者有時還誤以為是自己保養不當。

  新性印石性質不穩定,加上開採方式使用炸藥,是印石在雕刻時產生諸多裂紋的主因,收藏者只要不是故意將印石放在極端環境,這些裂紋應該是不會再增加。在網路標購印石作品,只看相片很難斷定是否有重大的裂痕,因此應該在拍賣問與答中先詢問賣家,通常賣家會據實以答。消費者的要求也要合理,例如二、三百元的練習章要求無瑕,這是很誇張的,因為無瑕的印石成本數十倍於此。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

  

  今天是我們博物館重新整理後的第一天,下午就來了四位桃園縣呂氏宗親會的幹部朋友來參觀,朋友們關心的焦點仍在田黃的真假,剛好這個月一下乾冷一下濕冷,印石的好壞都現形了,尤其是田黃。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印石雕刻中的仕女藝術是這一系列專文的最後一章,在此我們跳過三個主題包括古獸、佛像等人物石雕與蔬果的巧雕。對於禮教盛行民風保守的中國,仕女藝術不但是一直隱而不顯,如果曝光被發現恐引發眾怒;然而對於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在讀書辛苦之餘,想製作一尊心中的偶像,印石的色彩與硬度恰當是最好的材料了,因此仕女藝術在印石石雕靜悄悄的流傳,其時間已經不知道有多久。

  曾有人言:「福州的石雕師父最會雕的是古獸,而最不會雕的是女人。」基本上這是個無奈,因為仕女藝術必需要有範本,不可能憑空想像〈古時書生是可以,因為只有自己欣賞。〉,而這可參考的範本在保守的中國社會想要取得並不容易,因此作品的水準受雕刻師父本身的經歷影響很大。我們首先來看先前很出名的作品,如圖一: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古時印章有方章、長方〈日字形〉章、圓章、橢圓章與隨形章,其中官方用印以方章最多,長方章較少,因此這兩種形狀的章有科祿權位的含意尤其是方章,私人用章以及字畫藝術用印則可選用後三者;因此一塊印石最精美的部分多用來做方張,再來才考慮長方章,這兩種章都不能做時,就有許多選項,其中用來雕佛像的材料可能不錯,至於我們今天介紹的主題,選的石材可能是稍差的。

〈一〉劉海戲蟾: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我們博物館開始在痞客邦建立桃園親子教育博物館資料庫,以便服務大陸石友,這對我們當然會面臨許多挑戰,而展示的作品若有精美者,大陸同胞看到或者也會產生如見外双溪故宮的國寶般的心情,然而余在成立博物館前已經表示有意協助購回的服務。〈雖然收購廠商廣告做很大,然而擁有好作品者多富貴不會拿出來賣,必須要有人協助關說才有辦法。〉

  博物館在文化承傳上應扮演積極的角色,如果沒人做就自己來做。在石雕藝術方面我們已經介紹一系列吉祥物,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則是將詩詞、國畫表現在石雕上面的作品,雖然線條與內容要比真的國畫簡單,但是讓人更有身歷其境的感受,這類作品不但是印石石雕的主流和最重要的,而且也是中國文化精髓的一部份;吾人將幾件作品佈置於書房,除可以增加書香氣息之外亦能陶冶性情、調劑身心。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

  印石保養,余以為收藏印石的朋友都知道的事,然而在幾位行家中的行家問我石頭是怎麼保養的?之後我發現這問題很大,連比我早十多年玩石頭的都有這個問題,那麼其他人呢?然而保養印石之前,必須先了解印石之物理與化學性質。

〈一〉新性印石與老性印石: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這一集介紹吉祥物常被誤用及錯誤的刻法:

〈一〉靈芝: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這次介紹的吉祥物背景都是群體與家庭,感觸溫馨。

〈十五〉母子情深: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8) 人氣()

«1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