錸 Rhenium(Re)是個相當神秘的元素,他是非放射性元素最後一個被找到的〈1925年〉比铪Hafnium(Hf)還要晚,為何科學家早就預測他的存在但卻這麼難找?原因為〈1〉地殼含量非常少(0.0001~0.0004ppm),次於銥Ir、鋨Os而與銠Rh接近。〈2〉尋找稀少的元素通常是先找到與他化學性質接近的兄弟,再找到他,例如銥Ir、鋨Os都是這樣找到的,然而錸的身世與其他元素不同,和他性質長相最接近的弟兄鎝Tc並不在人間(自然界不存在),再小的弟弟錳Mn性質與錸相差已大在錳的礦物找不到,所以斷了訊。而真正與錸化學性質性質相近的元素,是在其週期表位置左上方的鉬,這是化學中的『表兄弟相似性質』,即金屬元素會與週期表右下角的另一個金屬元素在化學性質上有些相似,例如鋰Li與鎂Mg都較容易與氮N2形成氮化物,鈹Be與鋁Al都是兩性元素,鈉與鈣的礦物相混而生...,所以想找到錸Re元素最容易的方法是在其表弟鉬Mo礦物輝鉬礦Molybdenite(MoS2)中尋找,雖然如此45噸的輝鉬礦竟然只能提煉出1公克的錸。

  錸的發現在化學界一直有些爭議,有一派人士稱是日本化學家找到的。原因是該化學家稱他找到鎝Tc,然自然界不存在鎝Tc(除了某些鈾礦中有很微量的鎝Tc),因此這些學者以為日本化學家找到的是錸Re;事情已經過了100年,當時狀況並不能完全清楚,但是從敘述中的蛛絲馬跡,筆者相信這位日本化學家做了一項錯誤實驗而且沒有發現任何新元素。原因是該化學家稱該元素化學性質與錳十分相近,此為錯誤敘述,當時各國化學家也是如此認為,因此都嘗試在錳礦中看能不能找到鎝Tc與錸Re,這項錯誤認知導致各國化學家花費了近十年白做工,直到現在也證實錸除了硫錸礦 Rheniite 以外,只存在另外二種礦物中,一存在白金礦中微量的自然錸Rhenium,另一個是輝鉬礦與黃銅礦共生的Tarkianite,無一與錳礦相關。該日本化學家執著於錯誤觀念在錳礦中尋找鎝Tc與錸Re,只會是緣木求魚,之後日本後繼者也拿不出(不敢拿出?)所謂找到新元素的礦,當然許多地質學家都清楚,日本的錳礦曾多得驚人。在此德國化學家(W. Noddack, Ida Tacke, and O. Berg in Berlin, Germany.)就比較厲害,在錳礦中浪費了不少時間後,嘗試另一條路,也就是過度元素許多是同週期左右一同產出的,果然沒花幾年就在白金族礦石中找到了錸Re。

  錸是熔點是金屬第二高(3180度C)次於鎢W〈若以全部元素是第三,碳C第一,鎢W第二〉,密度第四〈21.0g/cm3〉,是被列在貴金屬的最後一位也是唯一孤獨的成員〈金、銀屬於銅族元素,鉑、銥、鋨、鈀、銠、釕為白金族,錸落單〉,他與鎢可製作高溫溫度計,也是電路觸點〈即點火用俗稱的白金接點〉的材料,用在化學觸媒較白金族不容易中毒,其他用途仍在研究中。

  二十世紀中與銣Rb相較,錸稍強一點的是他確定存在於若干礦物中〈鉬礦及若干銅礦〉,但相同的並沒有以錸為確定比例的礦物,一直到2004年才在俄國靠近日本的火山島〈Kudryaviy Volcano, Iturup Island, Kurilian Chain, Russia〉找到純的硫錸礦Rheniite(ReS2)如上圖(4*3*1.5cm),稍後在其他三個地區也有發現〈無產量只能稱發現地〉。俄國雖是產地但產量還是很少,發現者之探礦人員今年想要去挖更多的Rheniite,到達火山口時發現,礦區已經崩塌無法開採且地質十分不穩定,恐怕以後連探礦都有問題,消息傳來,使得商場上現存的只有少許的標本價格上揚許多〈原本就很貴〉,還好我們博物館採購是用上漲前的價格。

  為何在這區域的火山口才能找到硫錸礦?這對地質學上是個重大挑戰,而且晶體肉眼能見,這是怎樣特殊的礦化過程?筆者以為火山的地殼下蘊藏著大塊白金礦體,而在這裡隱沒式火山將礦體加熱,讓其中微量的錸作用為硫錸礦並昇華(500~570℃)上升至地表後在火山口凝華為硫錸礦結晶。至於這礦體之緣由則猜想為隕石事件。

  標本等級評定:外觀+3/5,教學性+1.5/3,地質學意義+2.5/3,A=3+1.5+2.5=7;稀少度+5/5,熱門度+2/5,B=5+2=7;等級A*B=49,此為博物館必備標本。(等級超過30即為礦物收藏家必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