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國民黨領導者沒告訴國人的事
(一)國民黨為何選台灣做反攻基地
為何稱國民黨而非中華民國政府?因為當時國民政府總統是李宗仁,控制台灣則是蔣氏掌控的國民黨軍隊。國民黨當局宣稱選台灣為反攻基地的主要原因是台灣海峽天險,卻不說台灣當時是全國最富裕最現代化的地區,選其他地方撐不了多久。國民黨領導者為呈現統治者的優越性隱瞞自己落後的事實,殺光台灣菁英,剩下沒知識者,然後稱台灣進步建設是其功勞。
例如將台灣家庭用電獲得光明的功勞歸功於孫運璿,事實上孫的功勞只是修護,如果是要建立台灣供電系統是要二、三十年而非三個月。將後來台灣許多水利建設的功勞歸功於蔣氏父子則是更危險的推斷,因為一個國家所發生的好事都歸功於領導者,那麼所有壞事也一樣必須責怪領導者,所以許多人把228等殺光台灣菁英的罪過全部要蔣前總統介石先生吞下。
二次大戰前台灣人民所得是日本本土的八成,而日本是當時世界少數的先進國家之一,台灣的富裕早就是大陸同胞嚮往之處,我父母結婚蜜月旅行選擇台灣,並稱在中國只有上海可以和台灣相比。目前我們不容易找到統計文獻說到此段,有一紀錄片跳舞的時代大家可以參考。在FB發表此文時遭受少部分人質疑,事實上我原本相信國民黨所說的,而怒罵本省籍同胞不知感恩(自己是外省二代),直到一次在公家機關工讀時看到一份很舊的公文,中華民國三十五年全國鐵路客貨運統計表,根據資料台灣鐵路客貨運運量佔全國近60%(可確定過半,這類資料我們交通部可能還有,我看到這公文時間約在1970年左右),心想:挖靠,有沒有看錯,這是什麼概念,一省抵三十五省?此後才慢慢發掘真相。然而國民黨當局一直宣稱將台灣由落後帶至進步,我們只能說憨慢,台灣當今世界排名並不比二戰前還要好。
國民黨領導者讓台灣人沒自信、怯懦、自卑,而要對其歌功頌德,呈現天下雖大唯我獨尊之勢;然所謂愚人自愚,為表現跟的上世界潮流以及宣揚黨的理想,教授民權主義啟蒙國人民主思想(若不是這樣台灣民主化晚數十年,中國目前少這一項),終因腐敗無能遭國人用民主方式唾棄。
(二)台灣的黃金
遠足出版社出版的台灣的金礦是由余炳盛與方建能二位博士所著,提供我們很多珍貴的資訊,知道原來金瓜石是東亞最大的金礦,在該書52頁稱黃金最多一年3噸(約10萬啢),中國黃金產量2/3來自金瓜石(應該說是中國流通的黃金,因為當時金瓜石屬於日本),另外總產量部分官方稱100噸,台金公司稱200噸,唯台金公司接手時富礦已經挖光且專業不足,台大老教授林朝棨與譚立平估計500~600噸,我自己多年研究這個主題認為兩位老教授比較正確,有二種方法可以證明這點,第一種方法(應該是老教授使用的)大家看網站的附圖
http://www.tonyhuang39.com/tony0295.html#note1
大金瓜整個山就是一塊金礦被剷平了(世界奇蹟)總重>二千萬噸,含金量低估為100ppm(考慮提煉時的損失),最後乘3即挖金工人總數/挖大金瓜工人數,就可以得到600噸這個數字,而且是相當保守的數字。第二種是直接的物證,夏姓老礦工找到日本人煉金爐遺址(日本人撤退時將其毀壞只剩底座,並將其掩埋。找到後我還保留二塊碎片。),我詢問一次煉金量為何,他說二噸,如果這樣年產量3噸,使用2噸煉金爐,難道這爐一年只用一次二次,他說:不是不是,一個月用好幾次。我們就算2次,考慮精煉時的損失,2*2*12*75%=36噸(120萬啢)年產量,如果考慮其他因素,總產量600噸還是保守的。(這還沒包括電解高銅金礦的部分)
因此我們知道日本官方在隱瞞,為何隱瞞?當然是做一些見不得人的事,日本建軍所需鋼鐵大部分要向美國進口但必須使用黃金交換,當時中國不產金,日本也不多,是時基隆河竟有3000人以淘金為業(須向官方登記),日本人反推山金的儲量頗為震驚;不久甲午戰爭割讓台灣,日本軍隊在貢寮登陸,接著就占領瑞芳(金瓜石屬之),很快成立礦物單位,之後日本大戰艦一艄一艄誕生包括赤城、加賀、大和、...,後來美國不賣鋼鐵,黃金變成軍費來源。二戰時需要做子彈砲彈,金瓜石的銅礦產量大佔重要地位,二戰後半段台灣黃金運不回日本,幾次運金船皆被美國潛艇擊沉,所以已提煉的黃金放在台銀的金庫,總督府旁。
當時戰爭對日本政府而言黃金用處不大但是需銅恐急,為此工人不足,日人於是命戰俘挖取,如挖到金礦不煉堆在礦場旁邊,最後竟堆成二座小山,許多老礦工對此事均念念不忘,因為那是高品位的金礦(超過500ppm),以我估計已經超過2年產量(加速挖取的關係)。
日本時代,台灣人的勤奮克服了日本的高壓剝削統治,國民所得竟達日本本土的八成,而節儉的習性,使得台灣人個人平均儲蓄金額超越日本人。我為這個主題奔走多年,前幾年終於訪問到當時華南銀行的行員(在1970左右經理退休),他說當時日本銀行皆屬於金本位,各銀行必須按存款的一定比例換成黃金,這些黃金也是放在台北總行的金庫。這位行員向我證實當時他們銀行存放著黃金。
從這段歷史可以知道國民黨接收台灣時應該接收到上述三項的黃金,至於總額多少必然十分驚人,其中前兩項屬於接收日本政府的應該算是抗日戰爭勝利的戰利品,權力應屬於當時中國所有國民,至於第三項是因為台人存款,權力則屬於台灣人。然而國民黨接收後黃金全都不見了,問題是看過這些黃金的人並不少,心想這幾百噸的黃金會不會日本兵藏到山洞或是軍營下面,直到最近還有人申請挖寶,我可以告訴大家不用挖了,日本公務員紀律嚴明受降時所有物件均造册移交,黃金如此重要物品只會放在總督府管理的單位,而都被國民黨接收走了。
接收走了去哪裡?國民黨領導者為何也隱瞞台灣的黃金?我以為主要被國民黨領導者用來支應自己嫡系軍隊的軍費打內戰,最近查到一篇有關運台黃金的資訊https://tw.news.yahoo.com/%E6%96%B0%E5%8F%B2%E6%96%99%E7%8F%BE-%E9%BB%83%E9%87%91%E9%81%8B%E5%8F%B0%E8%AC%8E%E5%9C%98%E7%B5%82%E8%A7%A3-071000275.html,稱1945年從美運600多萬兩黃金至中國,之後被拋售353萬兩,請問剩不到300萬兩能讓國民黨嫡系軍隊撐多久?如果要用這項來蒙混到1948甚至1949年,會讓人相信嗎?我的結論是國民黨為穩定金融將台灣的黃金運到上海,後來發現不對趕快運回台灣來,其中為支應軍費也幾乎快花光,只剩下用金元劵騙來的不純黃金。至於上述文章倘若屬實國民黨當局早就振振有詞出來說明,用不著作者有所謂的新發現。
問題還沒完,1945年國民黨接收台灣的各銀行並將黃金搬走,讓銀行全都變成空殼,加上台灣一下子又接收上百萬無生產力的軍隊,於是國民黨領導者便發揮專長大量印鈔票收刮並消費民生物資,再下來便是網友給我的一段話:選當年的台灣是因為是最現代最富裕?你有沒有讀過書?還是自欺欺人?真是可悲!麻煩你去Google1948年的台灣是甚麼情況?老百姓連吃蕃薯簽粥都算奢侈的年代……。網友說我沒讀過書,是嗎?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