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一 世界金礦標本中的孤品:長在自然砷上的自然金

  這是上過雜誌的自然金礦物,也是被我們博物館列為最優先必須搶救的標本,我們 於近日內便會展開救援。即使有許多大塊甚至巨型的金礦標本未必都有學術上的價值,至於孤品也是,然而這件則是兩者皆具,不但珍稀,而更能顯示金瓜石地區特殊的地質環境。

  在金礦形成按世界各地探勘開採的經驗所累積的論述,我們節錄一段百度百科的文字:影響金的粒度大小的因素很多,但主要與礦化深度、成礦溫度、重結晶作用和載金礦物種類有關。 一般來說,由礦床的深部向地表,金的粒度有逐漸增大的趨勢。 高溫條件下形成金礦物比低溫條件下形成的金礦物細小。 就同一礦床來說,早期礦化階段生成的早期金的粒度比晚期金粒度細小,同生金比交代重結晶的金細小。 在金屬硫化物中金的粒度比在脈石礦物中的金的粒度小。 在黃鐵礦、黃銅礦中的金的粒度大於毒砂中金的粒度。 在粘土礦物及次生氧化物中的金的粒度細小,多為次顯微狀金。 金的粒度還與礦石中硫的含量有關,一般認為礦石中硫的含量高,金的粒度小。

  這些論述我們分成三段討論,第一段可以用反應時間說明礦床深、溫度高、早期礦化區、熱液流速快停留時間短,因此黃金顆粒小;第二段似乎在討論將金還原的物質不同,影響金顆粒的大小,其中黏土礦物與次生氧化物中的金粒細小,我們在「金礦石中的金砂」一文中已經介紹過了。最後一段百度百科寫的比較保守,但有許多報告則以硫含量作為金顆粒大小為主要之論述。

  這種傳統論述用於九份金瓜石的金礦分佈,外表似乎吻合之處甚多,但也有相異之處,這也就是國外顧問無法明確掌握本地區黃金蘊藏確定數目的主因;因為這些論述的依據均為熱液往返走同樣或相近路徑。由於我們部落格的相關討論,引起九份金瓜石的先進給予關注和支持,提供不同形式的自然金標本,而且都與傳統論述中所提黃金顆粒細小的情況相反,包括母岩重晶石的自然金(金瓜石礦區)、含明礬石的金礦石(九份礦區)、其他看得到金子的烏綠金仔,以及本文介紹的標本。〈用肉眼即能看到金子,顆粒均不能說小。〉

  在本地區經常找到反例,並不是說國外的理論錯誤。就以圖一標本而論,為何黃金會長在砷上面?並不是說熱液碰到砷如此簡單,如果形成含金熱液前的含氧海水若先經此處,海水受熱後氧便先與砷作用,而不會去溶金子,就是說金礦熱液形成後是經過改道才會接觸到整塊自然砷。因此在本地區熱液改道經常發生,讓金礦熱液因改道而有機會接觸更多還原性礦物,使得一旦改道接觸到充裕的還原性礦物則能在短時間有較多的金析出,所以產生反例。

  然而由此標本及我們先前介紹過的礦物,會讓我們發現仍有不少問題沒有解決,例如金瓜石黃鐵礦、銅礦群與金礦群等成礦先後次序及其之間關係為何?我們研討所得的資料,對於可能礦脈的研判是否有幫助?這標本的自然砷是如何產生的?這些問題恐怕需要有關人士提供更多資料,以及必須實地到礦區現場才能找線索。

  最後要感謝九份金瓜石的諸位先進,給予的指導,並提供標本讓我們研究,甚至願將標本割愛給我們博物館收藏,然而余要為此地成立國際水準的世界礦物博物館出些心力,九份金瓜石產出好的標本必須留在本地,因此如願割愛給我們的好標本,將放在本地由張英傑先生管理,待日後捐贈予新成立的博物館。

           〈下篇文章是「參觀達爾文博物館感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