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出關
中國自東漢獨尊儒術後,基本上從官方至民間已經沒有道家自己的園地,因此許多道家的課題,都被打到存不存在這個基本問題上;例如孔子問禮於老子這件事是否存在?但是紀載此事的古籍真是不少,其中也包括儒家自己的經典禮記,因此無法推翻;於是轉向質疑道德經是漢初最早為戰國末託古之作,道德經的老子戰國晚期人與孔子問禮的老子無關,令道家變成如神經分裂一般無根無源;直到中國近代考古郭店楚簡老子出土,其時間一下推至西元前三百多年戰國中期,讓所有爭端變得沒有意義。
老子留下道德經給後人,而還有更重要的是行事風範,這對於我們解釋道德經很有幫助,也可以幫助我們感受老子言行舉止的用心。老子與孔子都關心國家百姓,孔子走直接參與的路線,所以孔子要與帝王直接打交道,其目的是要做事而非榮華富貴,老子則是以修行觀察所領悟的道理,告訴他人問題的處置方式,但是自己不實際參與,因此不與帝王權貴打交道。如果我們不了解這些偉人的基本精神,我們去解釋他們的學說或說明他們的行為都是很荒謬的。
例如中國某學者稱老子出關原因:"只是老子生不逢時,周景王去世後,王室起了內訌,王子朝做了叛賊,從收藏室中偷走了很多典籍寶物逃到了楚國。老子是館長,又是楚國人,豈有不受牽連的道理。他只能逃出都城洛陽,西出函谷關。";周朝皇帝那時內憂外患大權旁落還會重典籍,並且去怪罪沒守護能力的老子,而推演至老子是怕死逃命出關?從多部典籍深入記載孔子問禮於老子,可以說明幾件事,首先是兩人在當代都是極富威望的學者,甚至在當時老子盛名還要超過孔子,再者兩人在當代及後世均受人敬仰。簡單的說典籍若遺失,不可能牽連老子。
莊子是宋國人與郭店楚簡(位置楚國)時代差不多,莊子推崇老子會不會沒看過老子的著作?我相信沒人會懷疑,韓非對老子見解是在韓國或是跟荀子的趙國時所學?所以我們可以知道在戰國時期道德經已經在不少諸侯國流行。按目前老子出關的普遍說法,道德經是老子出關前,函谷關關令尹喜請老子留下,這個位置是秦國邊境;要知當時著作是手抄竹簡,一個諸侯國傳自另一個諸侯國是一個非常大的工程,如何由此傳遍全國?唯一能解釋這個現象的說法只有一個,就是老子的道德經思想,在出關之前就已經流傳,只是在出關時在秦國留下完整的道德經五千言版本。司馬遷史記便是根據秦國留下的資料說明老子。
老子年老知道來日不多,把一生的見解交代尹喜(作品中牽牛者)之後,出關找一個無人的地方,結束他在人生的日子,如佛陀所說的歸於涅槃。作品中老子尹喜童子出關時狀如歡喜,無奈難掩後世追隨者內心的悲戚。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