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超級牛割愛的標本,在此再度的感謝。按現代礦工張老師的說法這是大粗坑的金礦,被沖刷到基隆河,此類金礦特性為晶洞內自然金混有黃鐵礦覆蓋菱錳礦,並有白雲石等礦物,母岩則是石英。這件標本原本是黑色,頗像玫瑰石,但露出些許閃亮的黃金;黑色是粉紅色亞錳氧化的結果,說明這件金礦確實有菱錳礦存在,但經超級牛使用草酸清洗,大量起泡,黑色消失,變成現在標本的模樣。如果菱錳礦等被洗掉之後,這標本應以石英為主,然而我在各角度測試硬度等,確認這標本整塊都是碳酸鹽,顏色為橘色,所以成份為錳方解石或錳白雲石之類,也就是說此標本礦脈並非穿過石英層,而是碳酸鹽層,十分特殊。這幾年我觀察若干九份地區的礦物(大粗坑屬之),以為此地礦物恐較金瓜石更為多樣化,唯早期大家只注意到金礦,而忽略金礦周圍的許多其他礦物,將其視為廢礦加以剷除丟棄,相當可惜。

DSCN2880.JPG - 新礦物DSCN2882.JPG - 新礦物DSCN2883.JPG - 新礦物

片狀黃金夾雜在黃鐵礦之中,粒狀黃金顆粒則出現在錳方解石或錳白雲石中,這是含有黃金熱礦液通過時與之接觸作用的結果。金礦熱液為氧化性,黃鐵礦及菱錳礦的亞錳離子屬於還原性,兩者原本不會接觸,除非改道,改道最常見的原因是地震;剛好成礦當時此地火山運動頻繁、板塊運動劇烈,正好符合這個情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