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部落格活動的朋友有玩石頭的朋友有化石、礦物、古玉、印石等,然而最大的族群卻是與世無爭在東西海岸撿本土玉髓的同好們;本土的玉石在外來玉石龐大勢力壓境之下能否有自己的天空?很值得我們深入研究。

  前年網路上有署名馬先生者邀我到信義路某畫廊參觀與文建會合作的本土玉石雕刻展,目的是在推動本土玉石產業,這項展是個奇怪的組合,然而致命傷不是在組合,而是普遍的心態。藝術工作者完成一樣作品,往往會想理想的售價為何?十萬、二十萬...一百萬....,然而收藏該項藝術品的人口數不夠,要等待如此的買家十分不易。

  在名石與美女的比喻中我們討論到原為低價的巴林雞血石,後來的價位竟然一度超過昌化雞血〈目前算是相當〉,其原因就是玩的人口數,在三十年前巴林石只要有幾元人民幣的學生就可以玩,陪伴許多篆刻的青年學子一同成長,等到這些年輕人經濟實力穩固時,巴林的高檔石也就水漲船高了。

  上圖2 cm 大的本土玉髓小雕件是我向網友在雅虎網拍所購買,價格約NT$300,如果是用壽山石雕類似雕件再福州的路邊攤則只有幾元人民幣,如下圖這件小白菜,四年前是用一元購得〈還有其他數元買的好幾件〉;

  

因為這些是練習生的作品,雕小東西幫師父推廣用的。壽山石曾經也如巴林石一樣數元人民幣就可以玩,因此培養出許許多多的愛好者,而這些愛好者成長之後,成為壽山石行情最大的支柱,其喜好並延續給其子孫。因此玉石協會陳副理事長告訴我某君一尊十幾公分大玉髓佛像雕件開價18萬,我聽了嚇一跳,慘了!這座金字塔只有塔尖而無底層。

  我認識不少所謂藝術大師,親自拜訪都感到門可羅雀,而大師為保持身價作品又不能低價求售,還時常薰陶在過去參展時獲獎的光輝記憶裡。我認識一位小書法家〈年紀與我差不多〉,年輕時比賽多次得名,他很聰明多次新年沒有身段到路邊寫春聯,一個月跑好幾個地點,書法班也開了,也幫民代寫喜幛輓聯之類,時間一久受到多人推崇,然名氣起來後我便少與之聯絡。我也在六君子花文中介紹黃教授,他在初中、藝專時期也已經多次全國第一,在藝術工作也曾不如意必須去上非相關的班,重新開始時最先就有賣用於推廣用的作品,如下:

  

一個典雅的茶碗只賣NT$200多,在廣受喜愛下,百貨公司也來訂貨,到政府都來採購,目前忙到只能接較大的製作〈五十萬以上〉,單子若不接新的,也要好幾年才能消化,因此我也就少去麻煩他了。

  我相信要為本土玉石雕刻開創一片天,最重要的就是要能推廣,簡單廉價的雕件是可行的,選擇適當的吉祥物主題,施工容易,學徒作品大量賣,蔚為流行,才能為日後打下基礎。

田黃價格為何扶搖直上,研究者均認定像郭功森這類藝術大師投入心血,雕出人許多們喜愛的作品,是主要原因之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ighbour1208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